環境界(一)|注意力調控:調皮的背景

注意力如今變成了最有價值的資源,我們的注意力也不斷被各大平台搶奪。面對科技加劇注意力淺薄的現況,許多學者提出要回到深度聚焦的注意力傳統,以批判不集中與發散的現況。本座談將質疑優良深度注意力的預設,強調注意力的不穩定性,挑戰「淺薄分心/深度專心」的對立。
 
透過當代藝術的實踐,可以發現不同注意力運作的方式,相較於注意力設計對主體與背景的區隔,並引導注意力將焦點放在前景上(把背景雜音隱藏起來);我將聚焦當代藝術如何把注意力放到「不可見的支撐背景」。
 
如果說「注意力的吸引」是對個體封閉性的調控,那麽本講座將更關注「注意背景生態」的開放集體感知實踐。背景在此將不再是隱沒的、無言的、襯托的;更轉變為顯現的、生動的、挑釁的調皮背景。
 
 

講座筆記

 
1. 金範 Landscape #1, 1995

觀念藝術運用語言的方式呈現傳統繪畫如何引導觀眾的注意力

在創作者方面。我們爭奪注意力,社群上活動要吸睛、計畫書標題要吸引評審注意力、做出來作品又要能脫穎而出。 在觀眾方面,面對太多資源但卻「沒時間看」有種資訊過載的感覺(同時也在販賣訊息落差的知識焦慮),恨不得有人幫忙看完這些東西(書或是串流的影片)。但其實,最重要的資源,不是商品,而是我們「注視的觀看本身」(感謝大家注視我)。在免費的商品中,我們的注視就是今天最重要的「勞動」。

傳統繪畫(或今天的設計),觀眾視覺焦點的注意力引導。金範用觀念藝術的語言幽默了繪畫的視線引導,不可見畫面變成觀眾的自由想像。金範這件作品比較是幽默傳統繪畫「前景」元素排列的「語法規則」。他作品在觀眾的腦海裡直接生成出來(不是被動觀看影像)。除了平面,我們也可以想像策展人、藝術家是怎麼在空間規劃觀眾的動線。

2. selective attention test的心理學實驗黑猩猩影片

揭露大家「注意力的盲點」

 
3. John cage 4’33'的注意力轉移,將觀眾注意力從前景轉移到背景

4’33無聲,背景聲音全部都在震動(觀眾的主動聆聽變得更加重要)。前景音樂/背景噪音的關係被反轉,打亂了觀眾的預期。 這跟藝術操作的注意力重新分配有關。原本應該專心聽音樂演奏的預期模式被打斷(資產階級的賞析)。來到分散又綿延的狀態。

 
4. Claire Bishop, Disordered Attention:How We Look at Art and Performance Today, 2024

討論當代觀眾的觀展方式如何被手機跟網路技術影響。主要分兩個分面,一個是注意力經濟;一個是ADHD。

注意力經濟:手機改造觀眾的感知,Bishop不討論「後網路藝術」,更聚焦傳統藝術的實踐或者非西方主流的邊緣藝術家,看似離數位最遠的作品裡也滲透了「被數位技術影響」觀眾的觀看習慣(瀏覽、檢索、跳看;而不是專心看完全部)。研究型、表演進入美術館、政治介入、還有現代建築的回返。 觀眾觀看習慣改變的模式,不只是數位藝術,而是回過頭影響「現場性」(看似跟攝影對立,但其實依賴攝影傳播)。 「美術館中的現場表演反駁了體驗的虛擬化,並提供了實際存在和接近的快感」;另一方面,這些表演在攝影捕捉方面似乎是不可抗拒的,似乎預示著攝影的流通,甚至圍繞著數字技術(如循環和刷新)進行組織,以便在美術館開放時間內持續進行。

ADHD(專心/分心的批判):現代性優良主體傳統,要求專心投入,不要打擾其他人,排斥社交。分心作為不好的模式(次等的注意力模式),但bishop反而對「社交的平等」分心狀態給予寄託。

本書最大的敵人就是現代主題優良的傳統,同時也些微批評新自由主義的高效率主體。強調藝術、舞蹈開啟的絮亂式注意力,侷限就是只是針對幾個表演的個案分析,沒有真的去思考藝術如何聯繫到「第二土壤」(生態或環境)。

 

5. Yves Citton, The Ecology of Attention. 2017

本書強調對媒介跟背景的關注。看圖片就知道我們處在怎樣的「環境界」裡面,被媒體全面包覆跟調控的環境。

這書更深入並且跨學科(心理學、哲學、生態學、技術)討論「注意力」的運作機制。我今天會傾向於這本書,的討論觀者如何有創造性(不只是討論倍數位影響習慣的觀眾)

Bishop很多觀點都跟這書有關,但Bishop批評這些書(克拉里、斯蒂格勒之類)都太危言聳聽的覺得數位技術在危害人類未來。強調「共同在場的專心」(排他性)多過於「手機媒介中介」。其實Bishop說的虛實混合的狀態,這書也有提到,而不單純批判數位媒介跟資本主義一起發展的標準化。

本書強調注意力是整合的能力跟動態過程,而不是被媒體捕獲的資源。

 
 
6. From the Economy of attention to the Ecology of attention

經濟的封閉性,把我們的注意力都當有限的資源採集,量化、評估跟預測 所有顯現的經濟,都有黑暗面,看似自由環保的網路還是得消耗,海底電纜環境資源、實體伺服器運算的熱能、NVIDIA、隱形勞動力篩選暴力色情或雜音。

但朝向生態則是呼籲不同的開放感知,看到看開闊的東西

 
7. idol / icon

注意力跟排序有關,今天看似平等人人都可以創作,但離開google第一條頁面(或演算法不親睞)的就都是無產階級。

偶像:封閉式,偶像會讓我的目光停留在它所看到的東西上:我的目光是完整的、受阻的、受阻的。我們被視為可以收集注意力的羔羊肥油。

icons:開放式,icons並沒有讓我的視線停留在可以看到的東西上;在這裡,有一種存在進一步打開了我的視野。我從看得見的地方走向看不見的地方,視野變得更加開闊。

 

8. 注意力的四個現象座標圖

警覺:警告、短期、打斷,刺激本能警覺的反應

忠誠:綿延、長時間、專心

投射:預期的投射(西方帝國主義的投射)

沈浸:開放式,到一個新的星球旅遊探索的感覺(陌生感,不是VR數位沈浸)

「審美體驗」發生在第四現象,不論是對粗俗大眾媒體、高雅古典藝術、莫名其妙現代藝術,都可以用第四種方式的開放性看待。

he true name of attention is not anticipation but astonishment.

驚奇(開放性,精神的開放,感知到驚奇的能力,在背景看到尚未被覺察的)VS預期(導回注意力到市場)

 
9.注意力模式的後設關注

我們不是直接看到作品本身。而是「主體」中介於敘事者/角色/策展人/藝術家/美術館的注意力。 你很難找到新的東西,因為所有東西都是「被層層中介的」。

集體/個體 注意力 我們的注意力早就受制於「集體」跟「環境的制約」,而不是只是個體的。

我們不只被動接受作品意義,或者是被作者希望引導注意力的方向沈浸下去。而是會不斷反思自己所處的情境。書中舉的例子是恐怖片,我們沈浸看到恐怖片的嚇人畫面時,也可以分心思考自己在影院裡有安全距離。但無論如何,我們都在「沈浸」(於角色)與後設批判(拉開距離)兩者之間擺盪。

 
12. 拉圖 引言

「現代人從前認為理所當然的物理架構,這塊讓他們的歷史不斷上演的土地,如今已變得很不穩定。彷彿原本的布景也登上舞台,要與演員一同參與戲劇情節」

「說故事的方式全都變了」

 
13. 《夢想集中營》 作品案例
14. Nam June Paik. Zen for Film. 1965 作品案例
15. Apichatpong Weerasethakul, Night Colonies(2021) 作品案例
16. 武田慎平, Trace, 2012 作品案例
 
16. Signal / Noise

訊號:對我有意義的訊息,可以區隔開雜亂的背景,生產意義

雜訊:對我沒意義的背景,整個現代主義、聲音藝術都在重新把注意力放到被排斥的「背景」

  1. 高田冬彦作品討論

  2. 李亦凡, 難忘的形狀, 2023

  3. Hito Steyerl, STRIKE, 2010

  4. Agnieszka Polska, Demon’s Brian , 2018 作為惡魔的背景

  5. 大猩猩背景
批判專心在經濟生產上 忽略 氣候失衡的大猩猩背景 透過「分散視角」(開放多元的集體)照亮我們個體專注的盲點
 
 
 
環境界(Umwelt)講座
今天,我們處在什麼樣的世界?自我又是被如何形塑?如何朝向未知重塑環境(與自我)?本講座不以媒材為界線,而是聚焦主體-媒介-環境的交互關係,重新思考「前景/背景」、「可見/不可見」、「圖/底」的關係。批判性地看待人類中心主義凸顯的前景英雄(與個體),強調集體與各種不可見的背景如何共構不同世界。
生物學家Jakob von Uexküll提出的環境界(Umwelt),挑戰單一客觀環境假設,強調不同物種主動塑造環境的能力。如果每個物種都有其環境,那藝術生產的媒介環境為何,觀眾又是如何接受同時創造不同的環境呢?
本活動將重新思考生態學、人類世、後人類、南方、非人視角等框架。進一步提出注意力、體驗與世界的問題性,「注意力」讓我們從規範的封閉模式「偏移」到開放背景。「體驗」將討論現場裝置跟個體體驗的關係。「世界」則擺脫總體結構,以推測(speculative)方法巡弋於不穩定的現實。
 
 
「現象書寫-視覺藝評」專案贊助單位:財團法人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文心藝術基金會
Bowie

沈柏逸。喜歡不可見、偶然、弔詭、矛盾、不合時宜的事物勝過理所當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