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界(三)|世界重塑(述):末世焦慮與生機活力
隨著極端氣候越來越有感,如今席捲而來的人類世論述,不斷強調後人類的非人觀點,並且試著突破「人類中心主義」的侷限(承認人的有限性)。人類中心主義是怎樣侷限了我們,我們如何在創作中透過推測(speculative)方法,超越人類的想像限制?相較於人類尺度的侷限,技術加速的末世感以及地質深層時間的生機感,也提出人類尺度觸及不到的想像(人類誕生之前與人類滅絕之後),同時從人類中心的穩定世界,連結到跨物種與跨星際的多重宇宙。
人類學的本體論轉向,也影響當代藝術與學術的工作方法,從西方人文主義的知識論框架轉移到多元本體論。今天我們要如何面對不同尺度的翻譯(強調共生、纏繞與跨物種),以及雙年展面臨人類世概念(批判全球化)不斷換句話說的窘境?在今天「人」似乎也成為「物」,「非人」難道只是符合萬物網路關係交融的「物流」?還是在萬物平滑的流動中,有間歇、故障、裂縫的可能?
講座筆記
1. 末世開頭的提問 John Martin, The Last Man, 1849
我們如何想像末日?為什麼要想像末日?我們該怎麼想像人類的滅絕? 人類世的理論家會告訴我們,我們已經身處末日
想像我們自己的滅絕,可能會拯救我們。
2. 《奇愛博士》的核爆荒謬結尾,冷戰時期的末日想像。
3. Eva Horn, the future as catastrophe: imagining disaster in the modern age, 2018
瞬間急轉直下的滅絕(上面看到的冷戰時期電影)VS持續性的滅絕(車諾比核災的持續性影響)
批判科學統計的風險排除系統(牽一髮動全身的崩壞),強調虛構作品想像未來末世的重要性(揭示當下現實隱藏的脆弱)
聖經末日:終極災難的未來,急轉直下的重置,神聖審判
19世紀浪漫主義末日(黑暗地獄):現代的黑暗對立面(對啟蒙進步未來的反駁)。世俗化,強調「冰凍地球」(人口過剩氣候瘟疫的問題)寂靜荒土的「最後之人」(拜倫的詩《黑暗》、馬克雪來等)「類似最後生還者?」
20世紀 冷戰的核災(光明)與生態末日:核爆、全球暖化,現代性導致「持續性的末日」,沒有事件的持續性災難。
4. 台灣人類世的大型攝影展覽討論(並批判)
21世紀的關鍵字,大家都拿克魯岑2000年提到的人類世作文氣候災害,跟人工文明對自然生態的影響,可以看到一堆展覽在討論 大型攝影呈現人類世的可怕與美麗 。但我想強調觀眾對生態的體驗,不只是「凝視」的穩定客體化災難(非常白男角度)
5. 拉圖詮釋Albrecht Dürer的《Melencolia I》, 1514
面對災害的「西方式想像」,保持距離。人們甚至失去憂鬱的能力
「全球思考」淪為一種「西方式的執念」,是「貨真價實的白人男性包袱」”。在此全球思考中,「全球思考」就如《憂鬱》描繪的情景,一顆擺在地面的球體,思考者凌駕於上;即便思考者或許正擔憂著這球體上發生的大小事件,他的眼光甚至不在球體之上,而是飄向遠方,彷彿期待來自彼岸的救贖。 1610年,脫離地球的我們開始不知道如何接地氣(earthly)地討論地球。
6. Shezad Dawood, Leviathan, 2017 作品分享與討論
7. 人類中心VS非人類中心的生態觀
不是人類要救環境(還是人類中心並且建構主客二元對立),而是人類即是環境本身
8. Bios VS Zoe
人的等級之分 上等人:白人、全球化人 VS 非人:動物、奴隸、女性、黑人、LGBTQ、原住民等邊緣肉體
公共的理性政治生活VS作為動物肉身的物質條件(可以被壓迫、當成資源使用;後人類的Rosi Braidotti思考強調zoe具有解放潛能,不是回到bios理性人主體,也不是回到zoe的被動狀態,而是聚焦zoe本身與技術合成的的無限生成活力,關鍵是zoe遊牧主體的解放性)
所以生態問題,也是正義跟歷史社會的問題。人類對地球資源的剝削,同樣是把地球當成有限資源掠奪的物。
新物質主義、後人類都是強調物的流動、生成、纏繞、活力、運動(物不是靜止的客體),橫向連結的主體(而不是個人主體)。
我覺得作品的關鍵,某程度上不是BIOS話語,而是ZOE的觸動?也就是說要把觀眾的一部分作為ZOE,而不是BIOS
9. 國際各大雙年展「人類世」策展命題的不斷換句話說
我們將要區分,套路化的人類世議題再現 VS 有效的人類世體驗
歷史終結後,主觀化碎片化的狀況,為何思想家跟藝術都想要重新贖回大框架?
人類世相關不代表是好作品,怎樣是好的人類世作品?怎樣是不好的?
10. Speculative概念介紹
新唯物接地氣的話,那思辨實在論更加高冷疏離(不接地氣),如果說新唯物關係到的是主體身體感知的連結,那推測則更強調物的斷裂(徹底去人類中心)
反對相關主義(一切都跟人類相關),強調物本身的偶然性與斷裂性。
推測未來,想像力,非實用導向(人類中心的實用為主),批判性看待人類中心(實用)的問題。 OOO 思辨實在論 都有強烈的物導向傾向,強調物的偶然與斷裂(不是符合功能性,而是拒絕人類)。
11. 不同尺度對照。人類尺度-加速(全球化技術)&緩慢(深層的地質時間)
不只是人類常規尺度的預設,而是超出人類可以感覺到的世界
工業革命後的大加速時代,人類提高滅絕的速度。 核武器、塑膠,人類對地球地質的永久影響,人類改造了地球(地球工程),全球網路的技術發展包括更是劇烈加速度。重點是技術加速對生命的治理 VS 緩慢,地質本身(不是鄉愁感懷舊穩定);而是未知的他者,多重時間與尺度的疊加
我們也可以用bios zoe的角度看,zoe(物質)是Bios(生命)的前提條件
12. 全球化的末世終局
13. 拉圖的星象圖,不同星球的碰撞
批判現代性(國家、市場、技術)對全球離地的治理,強調「接地氣」
Bruno Latour:Down to Earth(關鍵區,不是球型大地,網狀大地)
14. 媒體理論家尤金薩克提到的三種世界
the world in itself — Earth
the world for us — World
the world without us — Planet
地球(科學客觀測量的)、世界(相對於人類,內在體驗的,環境界的多元世界)、行星(沒有我們的世界,可怕、否定性)
相對於拉圖(或生態女性主義)的的跨界聯盟網路救地球,另外一個理論家提到「行星」(否定人類的)
人類中心控制萬物VS人被徹底排除在萬物之外 or 人跟萬物的平等交織
15. pierre huyghe, liminal, 2024
16.Lucien Castaing-Taylor & Véréna Paravel, Leviathan,2012
17. J. M. W. Turner, The Slave Ship, 1840
18.T. J. Demos, Beyond the World's End: Arts of Living at the Crossing, 2020
不只是滅絕體驗,資本主義技術發展的虛無化,而是回頭強調「生態的倫理—美學」 批判採集、商品化、新自由主義個體或者是綠色經濟(一樣把地球視為要被數據管理的對象)的假象,地球工程 強調合作、共生集體(黑人或原住民等)、以及倫理-美學
19. Rob Nixon, Slow Violence and the Environmentalism of the Poor, 2011
奇觀暴力(適合媒體傳播)VS緩慢暴力(poor的地方承受 生態災害、核能輻射等) 全球化利益(前景:消費主義、戰爭等)VS南方邊緣勞動力外包(不可感的背景持續影響) 強調集體環境正義的問題,反對個人美學 同時也強調作家-行動者的介入,把背景地區的各種不可感災害,可感化
20. John Akomfrah, Vertigo Sea, 2015 作品討論
21. Arthur Jafa, Love Is The Message, The Message Is Death, 2016 作品討論
22. Naomi Rincón Gallardo, Sonnet of Vermin, 2022 作品討論
23. 劉玗,《假使敘事是一場洪水》,2021
24. 嘟嘟會拯救世界
賦予災難形式,讓暴力與壓迫跟末世的災難可感。沒什麼意義的zoe,童音 嘟嘟聲 背景害蟲的「聲景」(連結不一樣的未來想像)vs 人類治理世界的話語與圖像秩序BIO(導致末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