娛樂不致死:洗腦腦的思辨影像
每天的螢幕上都映射著大量的訊息,這些訊息無一不是想影響我們,無論逗人發笑、讓人震驚、引導人消費,它們都在索求我們的注意力。那些瀰漫在instagram、Line、Youtube、臉書等社群平台的零碎訊息都是想要對我們「起作用」。它們利用現代人面對資訊焦慮的困擾,要洗腦我們、改造我們、讓我們變得不同(通常是透過消費)。沒錯,你正在看的文章也是要洗你一波。
Continue reading...每天的螢幕上都映射著大量的訊息,這些訊息無一不是想影響我們,無論逗人發笑、讓人震驚、引導人消費,它們都在索求我們的注意力。那些瀰漫在instagram、Line、Youtube、臉書等社群平台的零碎訊息都是想要對我們「起作用」。它們利用現代人面對資訊焦慮的困擾,要洗腦我們、改造我們、讓我們變得不同(通常是透過消費)。沒錯,你正在看的文章也是要洗你一波。
Continue reading...久久沒看到一部讓人看得不斷腳底發汗的電影,如此血淋淋地逼近眼睛,讓眼睛難以承受「過度」衝擊。這種震撼不是單純依附於文本敘事,而是畫面、聲音與感官的調度。由法國導演茱莉亞杜康諾(Julia Ducournau)執導,榮獲2021年坎城金棕櫚獎的《鈦》,拼接許多目前夯的議題,無論是後人類、賽博格、酷兒、宗教創生等。然而,我們不能只看到議題,也不只是看到媒體宣傳的獵奇,而是得思考這部電影如何運作,如何讓觀眾感覺到「痛」?
Continue reading...無庸置疑的,瑞典導演Ruben Östlund在《抓狂美術館》(The Square)中對「框架」的揭露與諷刺,恰恰是今天當代藝術常見的「機制批判」(Institutional Critique)。這不像許多人覺得導演只是甩了藝術菁英故弄玄虛的巴掌,這個揭露框架的策略本身正是今天藝術常見的手段。
Continue reading...有企圖心的藝術家往往想成為太陽,不斷地散發光芒,啟發後人。或許,那些成為太陽的經典作品真的是非常動人。但,有更大的一群人也是在認真創作,最後因為不擅社交或過於堅持己見,而成為時代的炮灰。事實上,在大咖背後,有無數在認真創作的人,礙於現實的壓力而消失在時代的洪流中。
Continue reading...《獨家腥聞》結合兩種有趣的元素,一方面赤裸的呈現新聞媒體的嗜血。另一方面則是主角Louis Bloom具有的成功人士勵志特質。從這兩種元素的基底,諷刺整個新聞媒體產業的虛假。同樣是新聞或報導攝影的記者,然而,這部片卻不同於《一千次晚安》或者《衝鋒俱樂部》攝影記者內涵的人道關懷或者內心矛盾。反而把攝影記者的黑暗面發揮到淋漓盡致,把倫理判斷甩得遠遠的。
Continue reading...我們可以看到藝術家在今天大量引用網路資料庫來編織敘事。然而,他們的敘事更加富含異質情感,而不是服務於封閉系統。「情感物的敘事」不同於新聞媒體的報導、也不同於亞里斯多德三幕劇敘事(好萊塢敘事原型)、更不是歷史大敘事、也不是個人小敘事去填補國族敘事的空缺、或亞洲、東方、南方等地域敘事去補充西方敘事的不足。而是更加錯綜複雜、零碎、鬆散、流動的敘事。毋寧說,情感物的敘事恰恰是一種「弱喵敘事」:對於資料庫的檢索、跳躍連結、飛快蒙太奇、聲音的突顯等,讓觀眾感到模糊的美學體驗,重新分配我們日常在網路上接觸的「強喵敘事」[1]。
Continue reading...我們常常因為有趣的敘事而動情與入戲,想想看,我們是否曾為了追目前最夯的影集而廢寢忘食地投入敘事與劇情角色中的關係。然而,在當代藝術的操作中「敘事」往往被視作愚弄人、讓人怡情的「幻象」,它讓我們脫離身體,身體靜置地被動接收訊息。有如柏拉圖洞穴預言的囚徒,敘事的景框讓我們被偶戲的影子給吸引,而忘記外在真實。許多現代藝術的創作也試圖也以反敘事方法讓我們意識到景框外的環境與媒介條件,企圖對抗幻象的誘惑。不過近來許多藝術家試圖重新以敘事重述歷史,撿拾在藝術發展中被拋棄的敘事傳統;然而,到了今天,那些曾經回返敘事結構的作者,為什麼又開始衰變與解離敘事語言?
Continue reading...各種雜亂影像的剪接,賦予其一段旁白的碎碎叨叨、有時有動感十足的流行樂、有時有氛圍音樂(Ambient)的低頻震動;Youtube、迷因、抖音影像的挪用;遊戲建模的利用;各種狂喜、幽默、科幻、思辨的情感混雜在一塊。這是我們在各大雙年展、美術館與藝術節會碰到的拼接影像語法,他們大都離開單純作者親自拍攝或取材在地田野的影像,轉向拼接一堆現成影像。我們該如何面對這種混雜的錄像語言?
Continue reading...走到美術館,我們開始體驗各種氛圍、動線以及光線的感受,想像我們在怎樣的情境裡,就像去逛Muji或IKEA等居家風格的簡約感,乃至於高檔飯店帶給人尊絕不凡的體驗,這些「生活風格」(Lifestyle)同時帶給出了我們的一些想像。為什麼當代藝術家越來越像是空間設計師?當代藝術跟體驗式經濟的界線為何?
Continue reading...談到廢墟的時候,我們會想到什麼?是發燒友喜歡拍攝的廢墟美學?是當代攝影家拍攝的幽靈感廢墟?還是評論家喜歡引用班雅明(Walter Benjamin)的「歷史天使」或巴舍拉(Gaston Bachelard)的「空間詩學」來談廢墟哲學?
Continue reading...